最新消息
【半日城市散策】赤峰街周邊文化景點 3 選
check in 前・check out 後,我的「半日城市散策」。
check in 前・check out 後,空出的時間該去哪走走好呢?跟著專題【半日城市散策】,一起利用空閒的時間來場城市冒險。
今天,一起從新舍商旅林森館出發,到赤峰街、中山北路周邊感受城市裡最富文化的一面。
光點台北:從美軍俱樂部到文化地標
光點台北,前身為「美國駐台北領事館官邸」,簡單來說既受前美國駐臺北領事館,為台北市直轄市定古蹟。是日治時期留下的優雅洋房建築。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該建物一直閒置荒廢。1997年2月20日,該建物成為中華民國三級古蹟。2000年,在台北市政府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合作之下,棄置20年的前官邸整修完竣並定名為「臺北之家」,搖身成為藝文放映場域與城市聚點。
光點台北電影院另一個特別值得來的,是他有許多小眾電影,是一般電影院看不到的類型,如「看不見的國家」、「29號公路」這類同樣受話題推崇的好片,你都可以在這裡看到。
【點擊看更多】光點台北電影院電影場次
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就在光點台北不遠處,蔡瑞月舞蹈社也是這條路線上必看文化景點之一。蔡瑞月小姐為是臺灣當代重要的舞蹈先驅,也是台灣現代舞的開拓者,二戰前後遠赴日本學舞,在那裏接觸到新的舞蹈形式–舞蹈詩。並跟著兩個啟蒙老師石井漠、石井綠,一同巡迴日本與東南亞,完成近上千場的公演演出。戰爭結束後,蔡瑞月回到台灣,開設舞蹈學校,展開台灣舞蹈運動。隔年,與任教於台灣大學中文系的詩人雷石榆教授結縭,並設立了台北第一所舞蹈社,培育許多台灣優秀舞蹈家,但也是在同一年,遇上台灣的「二二八.白色恐怖事件」。
現在大家看到的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曾是蔡瑞月老師生前編舞、教舞的地方,也是她與兒子雷大鵬一起生活、思念夫婿雷石榆(1911-1996)的所在。全盛時期收了400多位學生,參考〈財團法人台北市蔡瑞月文化基金會〉官方網站資料,蔡老師的學生回憶,這裡從早到晚可是「地板都沒有停過!」1994年因為台北捷運的興建,本來蔡瑞月舞蹈社要被拆除,但在藝術家和藝文界發起了「向蔡瑞月致敬」和「一九九四藝術運動」,搶救文化遺產。後來得以保存,從「日式文官宿舍木造建築」的空間意義,轉變為「台灣舞蹈搖籃地」。浴火重生的「蔡瑞月舞蹈研究社」,以「玫瑰古蹟」為喻,呼應蔡瑞月女士的創作「牢獄與玫瑰」——在困境、苦難中仍不滅的愛。難得來到附近的遊客值得一訪,認識這位台灣現代舞的先驅 — 蔡瑞月老師。
中山北路:敕使街道
最後,回到中山北路,你一直沒注意到的這條四線道大路,也充滿歷史的記憶。這裡日治時期叫做敕使街道,站在光點台北這側向左看,路的盡頭就是現在的圓山大飯店——日治時期的臺灣神宮。最早,臺灣神宮是為了是為了紀念征台之戰中死於台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在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主導下開始興建。而敕使街道(現中山北路,又稱為「御成道路」)便是專為日本皇族參拜台灣神社而開拓的道路。所以他如此寬廣而長遠,也有此意義存在。 國民政府來台後,中山北路成為先總統蔣公上下班必經之路,在國安考量下,沿路全面種植綠樹,便於安全人員隱蔽,保護元首安全,另實施交通管制,全線禁止設置天橋,並由地下道取代,這也是為何中山北路幾乎每個路口都有地下道的緣故。中山北路隨著時代巨輪的轉動,產業更迭,但無論多少年華流轉,依舊保有大氣及風雅,轉身回顧這條與歷史共榮的輝煌的大道,中山北路儼然是臺北市最具故事性的道路。
【延伸閱讀】
如果你也想認識更多,周邊也有幾個值得看的文化點
👉 心中山南段|兒童的繽紛世界
👉【半日城市散策】心中山南段散步趣
相關消息
【活動快報】2025 第27屆臺北藝術節熱烈進行中!
2025 年第 27 屆臺北藝術節開始囉!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地點遍布臺北市各大展演空間,例如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這屆主題為「超限動」(Reeling Hyperreality),跨越劇場、舞蹈、影像、裝置與實驗藝術,一共 8 個售票節目,邀你感受藝術如何穿越真實與虛構之間的界限!
2025 竹塹中元城隍祭|百年信仰盛會,竹塹城的文化巡禮
新竹最熱鬧的民俗活動——竹塹中元城隍祭,在每年農曆七月舉行,今年也一樣準時登場!新竹都城隍廟為省級城隍廟,每年農曆7月均會遵循古禮,舉辦傳承百餘年的「竹塹中元城隍祭」,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是新竹市最具代表性的無形文化資產之一。有機會來新竹,一定要來看看!
新竹特色美食 5 選
歡迎來到新竹。新竹在你眼中是怎樣的地方呢?新竹不只是科技城,還有許多令人懷念的在地美食與創意餐廳,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從老字號小吃,讓你吃中餐或晚餐有個參考吧。